你的位置:欧华传媒网 >> 新闻 >> 中国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戴学正山水画25日金临轩美术馆开展

热度140票  浏览96次 时间:2022年9月18日 20:52
展 讯



溪山无尽

丁海涵

近现代之交,温州最优秀的一批书画家流寓海上,成为海纳百川文化潮流之重要部分。较早有张红薇、马孟容、马公愚、方介堪、郑曼青等闻名海上,投身“美育代宗教”之宏伟事业,任教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创办中国文艺学院,承继传统,弘扬国粹,时人誉为“永嘉画派”,一时具云蒸霞蔚、山鸣谷应之概。本籍学子更若渴骥奔泉,麇集海上,苏昧朔、施公敏、金作镐、黄达聪、李成勋、谢印心、戴学正等,皆曾求学美专。其中黄达聪、李成勋与五十年代之后流寓海上的刘旦宅、林曦明等,成为下一代海上画坛的中坚人物;而如苏昧朔、戴学正、谢印心则回归故里,成为地方上颇有影响与建树的画家。

戴学正(1914—1984),号云叟、岷冈老人。早年就读于上海美专,师从王震、吴湖帆,与楼辛壶、潘天寿、诸乐三、吴茀之友善。毕业后回乡,抗战期间一度在平阳中学教授国文。同校有图画教师苏昧朔,擅画人物,所作注重现实生活,富于乡土气息,深受影响。一九六一年,温州松台山畔成立工艺美术研究所,戴学正任研究员,工作课徒之余,常四出云游,有“平生常作烟霞客,一壑能专亦自贤”诗自况。同时松台山南麓住着王敬身,号逊庵,马一浮复性书院弟子,为近世温州著名诗人,云叟亦喜吟咏,与之最为相契。逊庵酬其诗甚多,如云:“前年君自黄山归,云海烟岚长在衣。今年复从天台返,桃源春色犹在眼。两游所画皆奇作,况有题诗能绝俗。诗还如画画如诗,脱手峰峦间珠玉。”为我们勾勒出彼时纵情山水,诗画兼能的云叟形象。诚然,戴学正一生好入名山游,曾数历黄山、雁荡、天台、石门,更遍观永嘉山水,加以笔耕勤勉,读书不辍,遂见闻日广,积稿日多。

对山水画传统,戴学正取一种广纳博取的态度,如其题画诗所述:“山川天设,本无所宗。强分南北,多事思翁。淩轹马夏,睥睨浩仝。折冲二石,陶淬一峰。天机在手,挥斥成风。适吾志耳,奚较异同。墨酣笔畅,密树远峰。云澈天乐,散响空蒙。”“藏山云水涨霏迷,大涤华严孰足齐。参透五灯应无住,始知六法是筌蹄。”所论常具羚羊挂角、不落言筌之妙。

观云叟山水笔墨境界,取法石涛、石溪,亦糅合北派山水斧劈皴法,更多以造化为师,有“笔墨当随时代”之开明胸襟。今见其山水遗墨,一为早期摹古之作,如《摹钱杜山水》等,兼具浙派、吴门遗韵;二为各地采风画稿,有《红旗渠》、《新安江水电站》、《青田石门洞》等,林泉幽境缀以水库、高压线等人造景观,与同时代的宋文治、钱松喦画风接近,多寓“人定胜天”之时代意志;三为永嘉山水新貌,描绘城郊各地山水,“搜尽奇峰打草稿”,有即景写生的生动,对观众而言,或也是最亲切有温度的画作。

如《瓯滨图》长卷,状物写景,皆本自然,可称富于现实主义精神之宏制。图以瓯江为轴线,描绘山水城市新貌,呈平远布局,参以焦点透视法,浅绛青绿设色,别具新格。画中江心孤屿,东西双塔矗立,对岸为江滨新貌,人字坡屋顶的江南民居与筒子楼已呈夹杂错落之状,城区九山绵延于民居之间,极目处,青黛大罗山若隐若现,山水旧城格局依稀可辨。中段大片留白为江面,映照孤屿,呈现“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之空灵意境,不过点缀其中忙碌的来往船只,提醒我们此并非萧散澹泊的元人山水画意趣,时间已经运转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包豪斯建筑逐渐替代了水乡格局的江南老城,现代化建设与旧城改造正悄悄拉开序幕。今天寓目之下,似还能感受到江风拂面,汽笛正响,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戴学正的山水画,在绘画成就之外,可贵地为我们保存下时代变迁的生动境况。山水画不仅关乎自然山水,更联结着人心、世道的日新月异与沧海桑田。


溪山无尽——戴学正山水画展
展览时间:2022.9.25—11.30

9:30—17:00
周一闭馆
地点:金临轩美术馆
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源口街129号
票价:免费



展 品 欣 赏











展览名称
溪山无尽——戴学正山水画展

主办单位
温州市瓯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金临轩美术馆   

协办单位
温州瓯之声读书会
温州市瓯海诗词楹联学会

顾问
张如元 陈树冈 章方松
(按姓氏笔画排序)

学术支持
丁海涵 陈胜武

鸣谢
叶建成  宋定金  陈晓明 胡洪福 黄良珽
潘洁红 戴成权 戴日华 戴慧
(按姓氏笔画排序)

展览时间
2022年9月25日——11月30日

展览地点
金临轩美术馆
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源口街129号
观展须持5天内核酸检测证明

77

顶:5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98 (4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9 (59次打分)
【已经有25人表态】
4票
感动
3票
路过
4票
高兴
3票
难过
2票
搞笑
2票
愤怒
2票
无聊
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